曹利勇:争当绿色创新的实践者、示范者、引领者
为大力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宝武”官微刊载劳模先进的优秀事迹,激励干部职员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创新奉献,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推动宝武“老大”变“强大”。
他是全国水弹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也是解决水弹性城市建设技术问题的领军人,主导的项目多次获得全国样板工程及湖北省、武汉市市政金奖;他多次参与水弹性城市国家、区域标准的编制,填补了水弹性城市建设标准的多项空白;他带领团队进行海绵改造,为10万余居民带来更幸福的生活,收到30多面群众表达谢意的锦旗。他就是武钢集团武钢绿城技术中心副主任曹利勇。
曹利勇是一名老党员,工作20多年来,在现场施工员、项目技术员、企业技术带头人等多个岗位上,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甘于奉献。通过“曹利勇创新工作室”平台,他带领团队在水弹性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低碳技术、零炭园区等领域开展技术探索,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企业经营实力稳步提升。2022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雪荣在武钢绿城现场调研时表示,在国家首批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南干渠海绵化改造项目中,曹利勇创新工作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16年,曹利勇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项目——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自主研学海绵工艺工法,精心打造试点项目,有效缓减了城市内涝的压力,切实解决了改造区域内雨水堆积、停车难、雨污分流效果差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在青山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工程中,他带领项目团队数次优化改造方案,采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改造建成的小区生态停车位,既满足了停车需要,又保留了绿色植物景观,达到海绵改造的目的,获得小区居民高度认可,收到锦旗30多面。目前,这项“民心工程”已惠及居民群众10余万人。他主导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获得全国样板2项,湖北省、武汉市市政示范工程金银奖6项,被人民日报、新华网深度报道。
2016年进入武钢海绵项目公司以来,曹利勇常常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忙到晚上10点多才离开,周末也总是忙于工作。在他主导下,《海绵城市施工工艺标准》等10本企业级技术成果先后编制成功。2019年,他带领团队深度参与《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等地方规程的编制。2020年,他参与了国家自然资源部《城市不透水面数据获取作业规程》等3项国家级标准、湖北省《海绵城市建设作业规程》等6项区域标准、工法的编制,为全国水弹性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支撑。近年来,他获授权专利13项,其中一项专利获第117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此外,他还在《WATER》《节能与环保》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2项,参与湖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适用于雨洪分流和污水处理的水弹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产业链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多项专利在项目上广泛推广应用,累计节支降本4562万元。
作为技术创效骨干,曹利勇长年扎根现场,把技术创新成果写在工地上。2019年,他带领团队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宝武环科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钢铁冶金固废生态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在水弹性城市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制备高强度高透水性钢渣透水砖、高透水高保水性种植土等产品,不仅解决了钢铁行业需要花大成本处理固废的顽疾和海绵材料高成本问题,而且形成了破解产城融合难题的新手段。该技术成果被湖北省建筑协会评价为国际领先,先后荣获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宝武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同时,他带领团队还对水环境治理、工业废水排污等进行技术攻关,形成清水型ECO构建、多级落地生物滤池系统(WTS)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在治理武汉市黑臭水体方面取得很明显的成效,青山区流域治理项目从源头系统解决积水内涝、黑臭水体、固废堆积等顽疾,东西湖区幺教湖湖泊水质从原来的劣Ⅴ类,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将东西湖区幺教湖从养鱼塘变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曹利勇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和企业的绿色发展道路紧密连结在一起,大力探索,形成了一批绿色低碳科研成果。未来,他将继续钻研创新,为宝武的低碳绿色发展贡献出更多智慧和力量,向着更高目标不断前行!